close

html模版韓正: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兩翼齊飛 上海有能力有信心有責餐廳油煙處理任,不斷在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上有新作為

韓正: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兩翼齊飛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舉行,隆重表彰作出突出貢獻科技工作者,應勇主持,殷一璀吳志明尹弘出席



2017年03月23日14:08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韓正:上海有能力有信心有責任,不斷在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上有新作為 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兩翼齊飛 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舉行,隆重表彰作出突出貢獻科技工作者,應勇主持,殷一璀吳志明尹弘出席

咬住奮鬥目標把握核心任務

上海要進一步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上海工作的要求,始終咬住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這個奮鬥目標,牢牢把握加快建設張江綜合性國傢科學中心這個核心任務,著力抓好體制機制創新關鍵舉措,註重集聚用好人才第一資源

加快佈局實施一批重大餐廳油煙味項目

建設世界級的張江綜合性國傢科學中心,是上海科創中心的旗幟和標桿,必須隻爭朝夕、集中精力,迅速提高集中度和顯示度。要夯實科技基礎,圍繞國傢重大戰略需求,瞄準關系全局和長遠發展的戰略必爭領域,加快佈局實施一批填補國傢空白、解決國傢“卡脖子”瓶頸的重大項目

大膽革除一切體制機制弊端

要突破影響科技創新及其成果產業化的體制機制瓶頸,建立健全符合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規律的資源配置方式。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尊重科技創新規律,大膽革除一切制約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徹底改變一切束縛創新創造手腳的管理方式,深入推進科技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改革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昨天下午舉行,隆重表彰在上海科技創新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市委書記韓正強調,科技改變世界,創新成就未來,上海要進一步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上海工作的要求,始終咬住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這個奮鬥目標,牢牢把握加快建設張江綜合性國傢科學中心這個核心任務,著力抓好體制機制創新關鍵舉措,註重集聚用好人才第一資源。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勇擔科技強國、勇攀科技創新高峰的歷史重任,為上海繼續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作出更大貢獻。

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主持大會。市領導殷一璀、吳志明、尹弘、徐澤洲出席,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周波宣讀表彰決定。市領導為獲獎代表頒獎,向受到表彰的集體和個人表示熱烈祝賀,向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參與上海科技創新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謝。

韓正指出,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上海努力在推進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面走在全國前頭、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為上海科技與經濟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我們全面謀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規劃戰略,全面啟動張江綜合性國傢科學中心廚房油煙建設,著力推進科技管理制度創新,創新和完善人才體制機制和政策,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相繼建成或落戶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四梁八柱”正在加快構築,上海邁入以科創中心建設為載體的創新驅動發展新時期。上海科研機構集中、科技人才眾多、科技力量雄厚,經濟發展質量效益好,產業水平和能級高,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有責任,不斷在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上有新作為。

“全市團結一心、形成合力,把力量凝聚到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上來。”韓正指出,廣大科技工作者要發揮主力軍作用,走在科創中心建設前列,把握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要求,對標國際領先水平和世界一流標準,主動搶佔世界科技創新前沿,勇攀科技研發高峰。要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把上海建成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高地,率先走出創新驅動發展新路,代表國傢參與全球科技與經濟的合作與競爭。建設世界級的張江綜合性國傢科學中心,是上海科創中心的旗幟和標桿,必須隻爭朝夕、集中精力,迅速提高集中度和顯示度。要以國際眼光、開放胸懷、更大氣魄,激勵和推動體現國傢戰略的大科學裝置、大科學研究中心、公共服務平臺和各方面創新資源向張江聚焦,依托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群籌劃引進建設國傢實驗室,構建開放共享的協同創新網絡。要夯實科技基礎,圍繞國傢重大戰略需求,瞄準關系全局和長遠發展的戰略必爭領域,加快佈局實施一批填補國傢空白、解決國傢“卡脖子”瓶頸的重大項目。

“推進科技創新,關鍵要靠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協同配套,兩翼齊飛。”韓正強調,要突破影響科技創新及其成果產業化的體制機制瓶頸,建立健全符合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規律的資源配置方式。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加大對科技成果應用與產業化的扶持。要調動科研人員和企業傢的積極性,賦予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多的科研自主權,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推動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全面下放、落實落地。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尊重科技創新規律,大膽革除一切制約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徹底改變一切束縛創新創造手腳的管理方式,深入推進科技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改革。人才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是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最寶貴的資源。要以更高站位、更加開放的視野引進和集聚人才,進一步放開國外高端人才引進政策。進一步解放思想,持續深化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機制改革創新,讓各類人才到最合適的崗位上發揮作用。以既求賢若渴、又惜才如金的態度,為科技人才創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為各類創新人才施展才華提供更大空間、更廣闊的舞臺。

會上,獲獎代表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胡麗麗、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謝應波交流發言。2016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授獎265項(人),10人獲得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22項成果獲得自然科學獎,30項成果獲得技術發明獎,201項成果獲得科技進步獎,俄羅斯籍專傢米哈伊爾·弗拉基米諾維奇·伊萬諾夫、美國籍專傢陳俊獲得國際科技合作獎。(記者 談燕)

油煙異味處理機

6F779E96C297B580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wg445x9y3 的頭像
    ywg445x9y3

    虛晃的一諾

    ywg445x9y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